欢迎访问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网站
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光度计~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进行比色分析或光度分析时,首先要把待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然后进行比色或光度测定。
将待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反应叫显色反应,与待测组分形成有色化合物的试剂称为显色剂。

3.1.1 显色反应的选择
显色反应分两类,即络合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是最主要的显色反应。
选用的原则是:
3.1.1.1 选择灵敏的显色反应。摩尔吸光系数ε的大小是显色反应灵敏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应当选择生成的有色物质的ε较大的显色反应。一般来说,当ε为104-105时,可认为该反应灵敏度较高。
3.1.1.2 尽可能选择选择性好的显色剂。即显色剂仅与一个组分或少数几个组分发生显色反应。
3.1.1.3 显色剂在测定波长处无明显吸收。通常把两种有色物质最大吸收波长之差称为对比度,一般要求显色剂与有色化合物的对比度在60nm以上。
3.1.1.4 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组成恒定,化学性质稳定。

3.1.2 显色条件的选择
吸光光度法测定的是显色反应达到平衡后溶液的吸光度,因此要得到准确的结果,必须从研究平衡着手,了解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控制适当的条件,使显色反应完全和稳定。
3.1.2.1 根据溶液平衡原理,有色络合物的稳定常数越大,显色剂过量越多,越有利于待测组分形成有色络合物。但是过量显色剂的加入有时会引起副反应,对测定反而不利。
3.1.2.2 酸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种金属离子与某种显色剂反应的适宜酸度范围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确定的方法是固定待测组分及显色剂的浓度,改变溶液pH值,测定其吸光度,作出吸光度-pH值关系曲线,选择曲线平坦部分对应的pH值作为测定条件。
3.1.2.3 显色反应一般在室温下进行,有的反应需要加热,以加速显色反应,使之进行完全。
3.1.2.4 大多数显色反应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其长短与温度的高低有关,也会受到空气的氧化或发生光化学反应使眼色颜色减弱。因此必须通过实验作出在一定温度下的吸光度-时间关系曲线,得到适宜的显色时间。

3.1.3 干扰的消除
3.1.3.1 干扰的类型
光度分析中,共存离子如本身有颜色,或与显色剂作用生成有色化合物,都将干扰测定。
a.干扰离子本身有颜色
b.干扰离子本身无颜色,但能与显色剂反应生成稳定的配合物。若生成的配合物有色则直接干扰测定,若生成的配合物无色,也降低了显色剂的浓度,影响被测离子与显色剂的反应,而产生误差。
c.干扰离子与被测离子反应生成配合物或沉淀,影响被测离子的测定。
3.1.3.2 消除干扰的方法
a.控制溶液酸度。
b.加入掩蔽剂与干扰离子形成更稳定的化合物,使干扰离子不再产生干扰。
c.里用参比溶液消除某些有色干扰离子的影响。
d.选择适当的工作波长以消除干扰。
e.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

Copyright © 2012 - 2024 上海仪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2889号-2
  • 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
  • 主营:电子天平、粘度计、快速水分测定仪、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